首页幻灯/
当前位置主页»首页幻灯»

科学网關於《洛神賦圖》可能的答案

返回列表
浏览次数:发布时间:2020-03-07 13:36

前幾日看到北、南宋《洛神賦圖》三個摹本,這些摹本在同一位置洛水內魚類生物有三種不同的描繪。其中故宮藏南宋本有三條藝術化的魚類生物形象可能接近於“鱘”。如圖:




其一



其二



其二



其三


00266c696298184b3d8b54.jpg



鱘魚參考照片


以下是專家張曉良先生對我提問的講解:


1、请问先生:洛神赋图中跟着船游的是不是这种(江豚)?看洛神赋图几个版本都不一样。有一个有鳞的可能不是,其余的无鳞,但也很难判断是什么“鱼”。


长江干流及鄱阳湖、洞庭湖分布有两种鲸类动物:白鱀豚、长江江豚。洛川为黄河支流,黄河及相关支流从无鲸类动物分布记载。殷墟曾发掘两块巨大鲸骨,为生活于海洋的鲸类动物骨骼,专家推测,或为先民在海边捕杀到的鲸鱼,或为进贡给商王的贡品,或为商王获得的战利品。


2、鲟鱼有可能吗?


t0114654524ff8f7dff.webp.jpg



長江珍惜魚類---白鱘 

中国古代白鲟被称之为鲔。春季溯江产卵。主产于中国长江自宜宾至长江口的干支流中,钱塘江和黄河下游也有发现。


长江中生活着中华鲟、白鲟(2019年12月中国水科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宣布白鲟灭绝)、达氏鲟三种鲟鱼。鲟鱼古称鳣、鲔。《毛诗义疏》:鳣鲔出江海,三月,从河下头来,今巩县东洛度北崖上,山腹穴与江湖通。鳣鲔从此穴而来,入于河。唐陈藏器《本草拾遗》:鳣长二三丈,体有三行甲,逆上龙门,能化为龙也。 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鳞四·鳣鱼》:鳣出江淮黄河辽海深水处,无鳞大鱼也。其状似鲟,其色灰白,其背有骨甲三行,其鼻长有须,其口近颔下,其尾歧。如今黄河无鲟鱼,偶有报道渔民捕获个体不大的鲟鱼,专家判断是人工养殖逃逸或放生至黄河里的。



根據張先生講解的《本草綱目》等文獻記載,洛水屬於黃河流域至少明朝藥學家李時珍時期可能還有鱘魚存在,并結合鱘魚實物資料對照,故宮南宋本《洛神賦圖》有可能描繪鱘魚。藝術源於生活,藝術形象會反應一定歷史時期動植物、建築、科學、自然景觀的狀況。人們該當珍惜愛護自然生物。


感謝張先生耐心詳細的講解,特發此文、以示敬忱。

Copyright ©电子游戏客户端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58    粤123456789-1号
技术支持:织梦58
客服
微信

扫一扫,获取更多资讯

咨询热线
400-123-4567
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