侯立安院士:加强新冠病毒室内空气污染与传播阻断
“截至3月5日,全国已确诊超8万例,并有多例患者康复出院后复查核酸复阳性,再次住院治疗,治疗难度和复杂性超过预期;另一方面,境外已有多国和地区疫情暴发,境外输入风险也在不断增加,很可能新冠病毒未来将长久存在于人类社会。研究表明飞沫传播、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是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,前两项均以空气作为传播介质。”3月5日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教授侯立安牵头,天津商业大学副校长陈冠益和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杜慧滨、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孙越霞、教授王媛等联合发文建议,在各地逐步复工复产的过程中,防控形势依然严峻,考虑到人90%乃至更多时间在室内,加强室内空气污染与传播阻断工作,既是重要的,也是紧迫的。
在谈及加强室内空气污染与传播阻断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时,候立安告诉《中国科学报》,2020年2月4日,由中国疾控中心编写、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的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》认为新冠状病毒传播途径包括:1. 直接传播;2. 气溶胶传播(也称为飞沫核传播);3. 接触传播。这一表述凸显了飞沫、呼出气体传播和气溶胶传播的重要性,由此能够解释疾病暴发和许多莫名被感染的现象,在空气流通不畅的封闭空间内气溶胶传播可能是首要传播途径。
“在2003年SARS疫情中,香港淘大花园由于病毒气溶胶通过排水管道传播,曾导致一栋公寓内出现了328例SARS感染患者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。历史教训提示我们亟需加强室内空气污染与传播阻断工作。”候立安表示,目前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向好的形势转变,但是疫情防控一刻不能放松,加强室内空气污染与传播阻断的研究和应用,切断病毒的气溶胶传播,仍然必要。
陈冠益在接受《中国科学报》采访时表示,复工已经大面积开展,复学也将到来,未来会有上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回到工作岗位,聚集在室内相对封闭的空间内。阻断疫情通过室内空气(或暖通空调系统)进行传播是目前迫切需要开展的重点工作之一。
鉴于防控时效的极端重要性,加强室内空气污染与传播阻断具有紧迫性和关键性,侯立安团队从监督管理(包括监测)、公众教育、科技攻关、工程改造角度,提出如下4点建议。
第一,针对定点医院和疑似病例隔离建筑,以及人口密集的老旧小区、商业楼和学校开展建筑空气污染与传播风险评估,重点是病毒及污染物的阻断能力、环境与健康风险的防控能力和疫情传播风险;重点针对人口密集区域卫生间等重点区域开展风险排查,对发现的风险环节开展阻断改造和管理。
第二,加强公共环境与健康教育,通过网站、短信、微信公众号、APP等途径开展疫情通报和教育工作,发布权威信息,使公众学习室内空气消毒净化、开窗通风、室内室外暴露途径、饮水和饮食等环境行为和模式,提高公众的环境与健康素养,提高个人防护能力。
第三,开展室内空气污染与传播阻断机理与技术攻关。组建专家组,包括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。开发有针对性的建筑空气污染与传播阻断成套技术方案,形成技术规范和指南。
第四,对于各类建筑,针对不同通风类型采取有效工程改造和技术措施,防止新型冠状病毒在室内空气中进行扩散。对不同的建筑类型,开展针对性的阻断工作。在湖北省武汉市和其他地市病人集中的重点医院需要一院一策,开展有针对性的评估、监控、改造和管理。
版权声明: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中国科学报、科学网、科学新闻杂志”的所有作品,网站转载,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,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;微信公众号、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,转载请联系授权。邮箱:shouquan@stimes.cn。
扫一扫,获取更多资讯
咨询热线 400-123-4567